【國外作品】The Murray酒店裝修設計表現
有人說,設計如一本打開的書籍,從中你能看到這座城市的抱負,亦能讀懂城市的發展方向。在改造成酒店之前,這座位處香港中環的25層建筑還是政治色彩濃郁的美利大廈,殖民歷史結束后它似乎比誰都更懂得蛻變的重量。
The Murray, Hong Kong是九龍倉酒店集團旗下時尚雅致的城市酒店系列品牌Niccolo的旗艦項目,于2018年1月15日揭幕,此著名地標式建筑銳意重新定義國際豪華酒店的體驗,由全球知名設計事務所 Foster + Partners攜手傅厚民打造全新設計概念。
原建筑由英國現代主義建筑師Ron Phillips于1969年設計,Foster+Partners在接手改造的最初自然是保留,比如那最為聞名的三層高拱廊及嵌入式窗戶,之后才是于古老中注入生機。
改造后的建筑形態不僅是香港風土人情的影射,還通過引入適合城市不斷變化需求的新功能來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從而使其成為未來幾年里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奢華地標。
這座著名白色建筑以其獨特的三層高拱廊及嵌入式窗戶而聞名,歷史悠久的都市地標將活化成備受各界矚目的保育項目,為城市最矚目的地標歷史建筑注入新的生機。
▲韓國藝術家Bahk Seon-Ghi作品
大堂以簡單大氣的理石作為地面材質,同時以單色輔助空間,借此提升空間的氣質。頂端以黑色藝術裝置作為視覺中心點,充滿空間活力。室內設計集合一系列不同材料,并呈現它們原始的狀態,重新詮釋奢華。
入口處吊頂的藝術品來自韓國藝術家Bahk Seon-Ghi,“炭是木的另一個形態,因為只采用木材作為自己作品的材料,所以我要通過它的視覺效果表達我的內心世界。”
餐廳國福樓位于一座兩層高的亭樓內,面對酒店正門及冠君大廈(原為花旗銀行大廈)。室內設計由屢獲殊榮的AFSO設計工作室創辦人Andre Fu傅厚民及其團隊負責 。
▲國福樓
“我們的靈感為嶄新的亞洲觸覺,在空間中注入豐富感官元素,旨在喚發賓客對空間的觀感。”Andre Fu說。
▲Murray Lane
開放式布局,悉心設計的間隔,配合優雅時尚的物料、家具及藝術品,他懂得空間的真實本質,包括細節應呈現的內容。
▲Murray Lane
Murray Lane位于明亮、寬敞的大堂,巨型金色唇形裝飾掩映于天花之上,成為空間的視覺中心并加添空間的張力,與暗黑色沙發微妙轉承間形成優雅極致之感。
▲Murray Lane
金色一直被慣以太陽的顏色,是溫暖和幸福的象征,正如在此空間中,金色適時的出現,將冷冽的黑色與理石保持于平衡狀態,達到多一份則膩,少一分逾清的高級感。
▲Murray Lane
The Tai Pan專為香港崇尚品味的人士而設。坐落于酒店花園樓層(UG/F)的餐廳同時提供室內及戶外露臺用餐,盡享寫意悠閑的寬敞空間。不但時尚,也讓光線揮灑自如。
▲ The Tai Pan
“我們選擇來自意大利及亞洲等地的精致布料,在營造質材上對比效果的同時,亦為設計增添工藝元素。 而每種素材均經過挑選,以創作出連貫完整的設計。”Foster設計領隊Armstrong Yakubu談到。
▲Garden Lounge
Garden Lounge位于酒店的花園樓層,設有室內及室外座位,環境清新雅致,時刻流露輕松愜意的氣息,于四周綠蔭環繞的露天茶座可俯瞰The Murray Lawns及毗鄰的城市綠洲香港公園。
▲Garden Lounge
值得一提的是,空間中海置入了大量藝術品,多維度的拓展空間厚度:進入其中,就不單是一次住宿的體驗,更像是一次藝術旅行。
酒店提供336間特大客房及套房,設有香港最寬敞的客房及套房,其中75%以上的房間占地超過50平方米。
就像洞悉世界的眼睛,城市面貌和四時風景都在既定空間中匯成體驗和感受,最后淬煉凝結成記忋,從此又了解了一種生活的方式。
客房大空間以自然樸實為主,深色家具搭配著簡單素雅的壁燈,呈現出時尚藝術的無界與融合。
同時,珍貴石材、皮革與紡織面料等各種材質的使用,都在力求打造都市中心時尚雅致的休憩空間。
無論是設計還是服務,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供賓客極致的體驗,客房中柔和的光線加之于舒適的家具,又為豐富、高雅與奢華,創造出了點滴的細膩深淺變化。
簡約而不突兀的線條,整齊而有秩序的排列在各處,極具儀式感,金色裝飾物的點點裝飾,成為整個空間的點睛之筆,饒有趣味。
宴會廳延續整體的精致感,儼然整齊的線條,對稱的布局,于無形之中增加儀式感,對空間進行更加準確的表達,演繹空間的獨特情感。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