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上海墻住宅
工程內容:實景照片
位置:上海
設計公司:立木設計研究室
設計首先要打破的,是50m2大客廳帶來的距離感。于是我們用一片6米長的墻在客廳里畫了座“山”:山上有平臺和階梯,山下有洞穴和球海,山前有延展的吧臺和呼嘯的滑梯,山后還有躲躲藏藏的貓貓洞和望天的吊橋。
在這座只有20m2的山上,五個形態各異的洞口描摹著山水的形神,當每天“翻山越嶺、爬樹鉆洞”成為一種常態,原先空曠客廳被孩子的歡聲笑語填滿。
客廳側的墻上除了形態各異的洞口,還有一道集合了樓梯和滑梯的弧線,這也是設計特意引入的環繞式路徑:爬上樓梯、滑下滑梯、在海洋球池中嬉戲、從沙發后的洞口鉆出來或跑回樓梯再來一組運動。
墻雖有趣,但單一的路徑也難免使人疲倦,于是我們在墻上飛架起一座玻璃和繩網的橋。這就為爬上樓梯后的活動增加了可能:除了滑下滑梯,還能穿過廊橋,鉆過洞口,像人猿泰山般滑下纜繩,再躲進貓貓洞里睡上一覺。
墻的動作斬斷的不僅是尺度上的疏離,還有超大空間里隱私缺失的尷尬。吧臺、樓梯、臺階、滑梯、平臺、廊橋、樹洞、吊椅等等,這一系列微小日常的空間像是海綿里的空隙,容納著整個家庭活動的無限可能。
當游戲時,墻是道具 、是舞臺;當安靜時,墻是懷抱、是港灣。如果說客廳的改造是整套公寓的“題眼”,解決之后,摧枯拉朽,一馬平川。
那剩余每個房間的“小修小補”靠的則是設身處地的體貼和無微不至的細膩。比如,在不足5m2的兒童房里,一分為二,上寢下居,學習玩耍休息生活一應俱全。
贊
0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