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袁欣的十天?
2月3日,隔離在家數天后,邱德光設計董事總經理、設計師袁欣和大多數人一樣,成為了一名習慣宅家與朋友云喝酒的中年男子。只不過,他的這群朋友也是一群設計師,有的是設計界老炮兒,有的是從中國設計星走出來的設計新銳,比如崔樹。
云喝酒的話題五花八門,最后總是會落到設計。交換人生幾天后,他們閑不住了。
13日,袁欣在朋友圈發出一封信,從未接觸過抖音、快手還有點網絡包袱的他,正式發起了一次“交換思想”的線上云聚會行動。他發起本次直播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大家在疫情期間提供一個線上“交流”和“感知”的平臺,在這里“沒有身份,只有朋友”。袁欣作為本次直播活動的節目導演和廚房主播,以及出于設計師的職業病,他強調,每個分享人必須對分享品質嚴控;且參與五次“群聊”之后,必須推薦1個高質量的分享嘉賓。
出乎預料,首日“群聊”反響熱烈,第一批分享嘉賓也迅速集結。
02.
他們的集體第一次
2月29日第20天,《中國設計星在線分享會》迎來了明星劉孜。劉孜帶來了她的陶瓷品牌Zi生活方式《真實即美》的分享,深刻撕裂、自省、剖析自己做品牌的全過程。當天的主持人是音樂家汪莎,點評嘉賓是國內室內設計界泰斗邱德光和廣州設計周聯合創始人、Zens哲品主理人張衛平。四個人,門類各不同,1個演員、一個音樂家、一個設計師、一個生活品牌主理人。中國設計星徹底破圈了。
20天的分享,重大轉折出現在第七天。音樂家汪莎帶來了比組委會還多的嘉賓陣容。有音樂人盧佳的鋼琴演奏、有辛辛那提音樂學院廖慧儀的小提琴配合、還有著名吉他演奏家劉瀧駿的吉他獻曲,她直接帶來了一場演出!原來,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線上依然可以完成一場集體演出。
慢慢地,不同領域的嘉賓集結,鋼琴家、雜志主編、地產人、攝影師、作家、生活美學家、手工品牌主理人……每個人的分享都是一場拍案叫絕的人生,同時伴隨著有深度、有?度、有溫度的?藝作品,以設計為圓?,輻射?建筑、地產、攝影、?樂、藝術等各個領域。聽眾多次呼吁返場,總計線上破3000?次,間接觸達?群破萬。
?03.
20場拍案叫絕的人生?
部分嘉賓金句
2月15日
“我們在設計空間時,希望挖掘出它的內涵,設置一些規則來探索空間與使用者之間的某種互動關系,類似行為表演式的建筑構想。”
——??空間研究社胡志紅
2月16日
“我們對于同類的生活充滿好奇,他人智慧的頭腦、崇高的精神,往往會散發光芒。攝影師就通過那些灼熱的眼神獲得那些光芒的照射。”
——著名攝影師?遠
2月17日
?“為什么我們總覺得古典音樂很遠?它其實跟我們設計、生活、藝術是緊密相關、密不可分。”
——藝??研究所|汪莎
2月22日
“家是占有的空間、庇護的空間、儲藏鐘愛的空間, 而家的明暗中卻也蘊含著敵意的空間、斗爭的空間、消磨折損的空間。”
——《Wallpaper*卷宗》鄧圓也
2月24日
“餐桌布置是日常美學,它沒有那么高深,簡單說,就是讓不斷枯燥重復的生活變得有趣,讓餐桌圍坐的人感到被重視,感受到每天和每天的不同。”
——?活美學家曾焱冰
2月26日
“藝術不應在博物館里束之高閣,而應成為社會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邁科投資控股集團商業及品牌發展總經理孫艷梅
2月29日
“每一個產品我想到的都是對應的人,basic我覺得她生活在鄉下,是自由的灑脫的;色泥系列是office lady,是精致的優雅的。”
——演員劉孜、Zi.life品牌創始?
04.
三大主流媒體點名表揚
20位主講嘉賓,20位特邀評論員,1位鋼琴家的精彩分享,場場爆滿。跨界嘉賓們主動聯結,??樂、?藝術、??活之美、?設計之?,在疫情期間給予?眾精神哺育、激勵新?代設計師、藝術家等繼續前?。
活動舉行兩周后,值得振奮的是,獲得了光明日報、新華社、鳳凰網三大主流媒體的一致好評。
02月27日
“這是?場泛設計圈線上公益交流在?動,是推動線上泛設計事業的??旗幟!”
——出自光明日報
02月27日
“把設計、藝術、?化等知識分?放在了?起,終于放對位置。所以,我稱之為‘設計師之聲’,未來希望社會更多了解我們。我們是?活知識提供者,美好環境創造者。”邱德光設計董事總經理、設計師袁欣表示。
——出自光明日報
- 現場聽眾的熱烈反饋
?05.
打開邊界,中國設計星新生態
中國設計星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設計賽事和平臺,為中國室內設計界輸出了太多明日之星。這次迅速星火燎原的“神操作”,一方面借助于設計星評委和選手族群強大的鏈接力和朋友圈,另一方面也充分顯設計與文化、藝術、創意跨界融合的強大需求。
嘉賓里,很多跨界領域的人群本身就是“設計師”或具備“設計”的優勢,比如演員劉孜本身就深耕產品設計領域,作家祝羽捷在藝術史上有著深刻造詣……他們是絕對的“中國設計星”。
“疫期賦能·在線分享會”由廣州設計周的中國設計星項目組執行,新中源陶瓷支持。原計劃僅在疫情期間舉辦的公益分享后續仍有重磅嘉賓入駐,比如譜空間創始人潘巖、元新建城創始人阮文韜等,最終與2020年度中國設計星啟動儀式?縫銜接。經過跨界賦能之后的中國設計星,也將走向全新的的生態,從賦能行業到美育大眾。
嘉賓話題回顧 X 鳴謝
分享回顧
集艾設計 李偉《設計公司數字化設計與管理》DB建筑與空間設計事務所 徐青野《玩具與游戲》黑嘿有餡 劉峰《裝置藝術》首創置地 曹宇芳《甲方乙方悄悄話》大犬空間研究社 胡志紅《行為表演式建筑》著名攝影師 高遠《攝影:時間的切片》藝文力研究所 汪莎《古典音樂與生活的十個TIPS》回到二十世紀 曹峰《20世紀巴西現代主義家俱設計》dEEP Architects 李道德《數字東方:從高技到鄉土》陶藝家 吳昊宇《穿越陶瓷的壁壘:關于藝術、設計、陶藝之間創作的思考》藝術家 陳亮《現代藝術啟示》《Wallpaper*卷宗》鄧圓也& ArchiTemp林琳&青年藝術家葉甫納《空間中的女性》毯言織造 張啟《毯言創新》生活美學家 曾焱冰《北歐生活方式和有溫度的設計》Frank Chou 設計工作室 周宸宸《關于公共衛生的設計提案》邁科投資控股集團商業及品牌發展總經理 孫艷梅《奢華酒店中的美術館》作家 祝羽捷《在旅行中讀完藝術史》H&K Leather Workshop 丞相《廣告人到主理人:收藏狂魔告訴你原創品牌的背后故事》Zi·Life品牌創始人、演員 劉孜《真實即美》
特別鳴謝
中國設計星在線分享會主持人:
袁欣、崔樹、汪莎
中國設計星在線分享會特約評論員:
邱德光、張衛平、劉瀧駿、廖慧儀、佳佳、陳大瑞、劉峰、關天頎、白雅舒、倪秀藍、曹峰、倩倩、祝羽捷、裴鋼、葉甫納、汪莎、宋濤、程暉、張樸、曾焱冰
中國設計星在線分享會鋼琴師:
妮妮
中國設計星在線分享會工作組成員:
張曼子(策劃協助)
侯逍逍(主持備胎)
白雅舒(文化指導)
李若萌、李素娟、陳佳煒(媒體宣發)
雍立恒、劉文潔(會務)
【關于中國設計星】
“中國設計星”是由廣州設計周攜手世界建陶航母新中源陶瓷于2015年聯合發起,旨在為年輕設計師提供學習、交流的成長型平臺,涵蓋星競選、星學院、星媒體、星創投、星公益五大版塊。雙方將著力點定位于“向專業致敬”核心價值觀,以“年輕來戰”的豪邁氣概,演繹中國設計“未來已來”的精彩,合力打造“青年設計師成長平臺”,建立中國年輕一代設計師“知識學習”賦能型的社群。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