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天際除了有彩虹,幸運的話還能看見淡淡抹過、似有若無的圓弧,有人稱之為副虹,或者是「霓」。當我們重復端詳霓的意象,輕淡低調的柔韻樣態,實則愈發動人,進而想像自己置身于圓弧之上,大略就與穿梭在虛實交錯的幻境感受相差不遠吧!
于是我們取用霓隱約的視感層次,在極簡本質中加以藝術風格化;增加人與色彩間的親密度,讓居住者沾染歡愉逸靜的氛圍,促進互動。
盡管身處都市有限地坪,我們仍擁有開放的環境和自由度來安放生活。
除了色調,原格局亦經重新調整成全開放的室內分配。我們以「回游動線」增添錯綜的層次和趣味,將原建筑的結構柱從阻隔視感的角色, 轉化成劃分空間機能定義的主要構線,包含客、餐廳,以及彈性使用的活動場域。
窗邊有個小巧、結合幾何圖線構成的隱藏柜工作區,占地雖不大,功能一應俱全,即使處理個人事務,仍與家人共聚同個場域。
另個設計重點,即是呼應霓虹似有似無的輕盈漂浮感受。
四周置放著比例錯落的柜體和懸空的鐵件層架,而主體為水磨石的中島,將表面削砌成圓弧狀,并用簍空單腳支撐的工法呈現, 產生別于石材沉重的印象,輔以氣泡狀的球體吊燈,形塑靜謐調性。
中島下方取自云朵線條的波浪狀設計, 則不僅是結構支撐,也具備收納的柜體功能。
我們將居家所需俐落且優雅地收存于各處,期望勾勒「流動」的意象,妝點微甜而令人能悠游其中的夢幻境地
很特色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