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詩意的棲居。”——海德格爾 什么叫居住?如果說居住是滿足肉體的需要,那么棲居則承載了靈魂的追求。居住其實很簡單:肉體在物質世界里的容器,具象出來就是“家”——這是最原始的居住。而肉體所承載的靈魂,則需要我們把“居住”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即精神的家園。這是一個可以做夢的地方。讓你安心入夢,告別世俗紛擾。這是一個無拘無束的天地。讓你悠然自得,身心得到放松。這是我們對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 “功利”、“浮躁”的又一次抗爭。設計能帶來的,絕不僅僅是身體的居所,更應該是靈魂的棲息地。這,就是“棲居”。
本案作為一套一室一廳的二手公寓住宅,采光、動線、空間利用率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通過結構上的改動,調整了空間的尺度。以進戶門為軸線,串聯起整個室內空間的功能分區。
地臺高度形成的落差,自然形成功能區域的劃分。在滿足儲藏功能的同時,也能帶來生活的儀式感。比居住更貼近人的生活本質,這正是“棲居”所要強調的核心。
地臺和沙發的組合,讓空間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休閑、儲藏、睡眠、展示…只因為這是家,哪怕再小,我們也不愿意將就。
墻面的長虹玻璃,將自然采光引入室內,形成視覺上得南北通透,解決了小空間普遍存在的問題。
地臺也同時也承接了吧臺和書桌的功能。
白色和原木材質貫穿整個居住空間,從而形成一種專屬于家的獨特氣質,以一種明亮清新的視覺感受,創造出統一的美感。
分體式的組合沙發,既是客廳里放松的角落,也是隱藏的單人床。
圓形茶幾和地毯的紋理,形成了平面與立體的呼應,空間也變得生動有趣。
餐椅的活動空間和通道進行了整合,空間利用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為了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居住習慣,我們對餐廳功能進行了折疊。需要時展開,依舊是功能齊全完善的餐廳空間。
長虹玻璃視口的運用,讓空間在縱向維度得到進一步拉伸。光線穿過視口內外,帶來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
框架結構的梳妝臺和椅子,減輕了物體本身的三維空間體量感。滿足功能的同時讓空間顯得開闊。
作為空間氣質的延伸,白色貫穿了整個空間。意在凸顯喧囂背后稀缺的那份的寧靜。這也是我們一直的追求。
寧靜,舒服,給人一個放空冥想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