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過度的矯飾之美,生活即是空間中最好的“裝飾品”,在美學之書中,極簡風格就像一張白紙,純粹而引人深思。
無數設計名家傾盡一生賦予這張“白紙”全新的哲學意義,Kerry Hill運用光影為極簡增添溫度,而比利時設計大師Vincent Van Duysen則憑借對舒適性與空間比例的超強把控讓極簡更加臻稀......今天,我們走進設計師帕梅拉·馬金的別墅作品中,感受極簡的另一種詮釋。
帕梅拉·馬金:極簡不簡澳大利亞的著名設計師帕梅拉·馬金,是極簡主義的忠實擁護者,她從非洲文化中汲取靈感,擅長利用黑白木三色以及不俗的藝術品為極簡“做加法”。
在帕梅拉的作品中,極簡風格與裝飾元素之間的平衡被精準把控,從而釋放出直擊人心的美學觀感。
Bungan海灘別墅黑白交織筑就藝術之居
帕梅拉與藝術家丈夫Reginald Byrne住在這座海邊別墅中,對于在喧囂城市中工作的二人,大海就是最好的心理師,每天只要回到家,和它“傾訴”一會兒,就能回歸良好放松的心情。
別墅外部呈現出近似漁家木屋的形態,木條搭建的外立面,尼龍繩自然垂吊,一切都顯得質樸自然。
Bungan別墅在極簡主義的設計語匯中,將黑與白作為主角,并全新融入豐富的藝術品,給予生活更多質感。
Reginald Byrne手工打造的樹干成為空間焦點,樹皮干枯開裂的情景,代表著時間的意義,側面映襯著家的永恒。
條紋柱形雕塑旁,沙發后側的黑色掛畫與純白空間完美映襯,木質茶幾、黑色躺椅與白色茶幾分別呈現出不同時代的設計審美,在質樸與現代中形成對話。
餐廳中的吊燈與前方的躺椅極具“凌亂美”,在海天一色的景觀襯托下,彰顯生活本身的隨意感。
凌亂線條繼續在空間內延伸——餐廳后側的小客廳中,“糾纏不清”的曲線變身為雕塑依附在墻壁。
三角式茶幾上,刮痕與銹跡不再是瑕疵,反而愈顯生活本味。茶幾上的牛頭雕塑展現非洲異域風情,捕螢網般的吊燈如夢如幻.......剛與柔在小客廳激烈碰撞。
沙發后側采用鏡面設計,全方位擴大空間的同時,為大海與陽光打開進入室內的通道。6個鏡面分別朝向不同方位,在視覺上打亂原有設計,重新呈現新的家具組合。
臥室延續黑白交織設計,極具線條感。
室外的蒼翠綠竹為浴室鋪墊背景,墻壁上大氣的水墨線條宛如一氣呵成般,二者相互結合,中式風情呼之欲出。
在竹香繚繞的私密環境中,帕梅拉夫婦可以盡情享受閑暇時光,獲得無限靈感。
Middle Harbour House跨越時空的設計
這是帕梅拉的另一套極簡別墅作品,堪稱她的轉型之作——在這里,帕梅拉為歐洲風情與極簡主義編排了一曲“雙人舞”,呈現出與曾經的“白色背景板”風格截然不同的設計作品。
湯姆·迪克森的旋轉燭臺坐落于壁爐上方,散發復古腔調。一旁站立的櫥柜來自中國,超大陶土甕彰顯舊物魅力,設計正在別墅中跨越時間與空間,最終達到平衡,創造全新美感。
廚房以Alison Coates的壁畫為背景,畫作的紋路與大理石島臺如出一轍,銜接起整個烹飪空間。
帕梅拉將拼花地板做了特殊磨砂處理,重新還原最初色彩。曲直結合的室內輪廓,結合護墻板設計,打造古典主義美感。
Arca 2吊燈由曲線構筑,極具對稱美,引導人們走上二層。
臥室中運用了少見的橙黃色,激發生活熱情,Oluce的Atolo 235吊燈是室內特色之一。
通過超乎時間的藝術平衡空間中的簡與繁——帕梅拉一次又一次的用作品表達了自己對極簡風格的心得。在她的設計中,極簡從來不簡,黑與白、不同年代的雕塑飾品,不僅為空間填補永恒,更豐富著每一位觀賞者的精神世界。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