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位于錦繡華府的123㎡的房子屬于一對小夫妻,他們平日里忙碌于工作,對生活品質有著高要求。這套房子的原始戶型最大的遺憾是用餐區域非常局促,家中走道占用了不少空間。但好在內部承重墻體不算多,于是設計師結合業主的生活習慣與個性化需求進行空間改造。
廚房空間比較小,餐廳位置會占用客廳空間,冰箱無處安放;
朝南次臥被主臥衣帽間占用了部分空間,整體空間利用率不夠高;
因過道多導致主臥空間不夠整體化,浪費空間多。
將主臥衣帽間與衛生間相結合,釋放原本主臥儲物間的空間給餐廳,實現島臺餐桌一體化設計并且找到了冰箱的安放之處。
敲掉陽臺和客廳的中間墻體,無法去除的承重墻體則是與柜體相結合包入其中,讓陽臺與客廳連成一體,增加了整體延伸感。
把書房的墻體改為半墻,以玻璃隔開,使得書房與客廳視覺上連成一體卻又相對獨立。
擴大了朝北次臥空間,可以為未來可能加入這個小家的新成員留有一個兒童房。
從入戶門進入即可感受到溫馨的簡約小浪漫氣息,奶油白色的布藝沙發,微黃的落地燈,垂直的百葉窗簾隨風晃動,給這個充滿暖意的小屋帶入足夠的光線。
陽臺作為家中采光最佳的角落,敲掉不必要的墻體,與客廳連為一體,增加了空間的通透性。無主燈設計保證光源的同時也搭配燈帶烘托整個客廳空間的氛圍感。
從餐廳的角度可以看到入戶玄關柜和電視背景墻的整體設計,兼顧了儲物和展示功能,入戶門處的柜體做了圓角設計,細節之處方顯用心。
采用了洗衣機+烘干機疊放的方式納入陽臺柜,徹底解放了陽臺的晾曬空間,同時將電視背景的柜體與陽臺柜拉成一個平面,將無法敲除的承重墻體包裹其中,完全不突兀。
從餐廳視角看向客廳空間,落地窗配以垂直百葉窗,即使在不開燈的陰天,屋內依然被溫柔的光線包圍著,使得空間更富立體感。
入戶的展示柜看似漫不經心的擺放了小物件,實際上都是注重生活細節的女主人的精心布置,收納柜采用了格柵造型作為柜門,是電視背景墻造型的延伸,相互呼應的元素是細節的著眼之處。
立體式設計的落地燈,柔軟的布藝沙發,色彩柔和的掛畫,清新又溫柔。
餐廳作為整合出來的空間,采用了目前流行且實用的島臺餐桌一體的設計,以黑色巖板覆蓋的島臺補充了無油煙的操作臺面,搭配了原木色的餐桌與帶有復古感造型的餐椅,優雅又高級。值得一提的是內嵌式冰箱就隱藏于白色柜體之內。
將原始戶型中書房無用的過道釋放給了餐廳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的同時也保證了空間的整體性。
島臺集西廚操作、酒水吧等功能于一體,來滿足不同的生活場景的需求,彈壓式柜門無把手設計更顯簡潔利落,同時下部柜體也兼具很好的收納功能,方便放置常用小電器。
從餐桌方向看向門外,整體風格都是以奶油白與原木色為主基調,實木藤編椅完美融入了這個空間里,溫柔又和諧。
廚房因為空間有限選用了L型臺面,保證了洗切炒的操作臺面。以可移動的臺面補充了一部分小家電的儲存空間。即使是黃色門洞上也貼心的設置了收納空間,可以說利用了每一寸空間。
對于臥室唯一亙古不變的要求大概就是舒適好眠,灰藍色的護墻板作為背景墻,搭配了淺灰色系的軟包床頭和床品。吊燈則是作為閱讀燈的存在,提升氛圍感也符合業主愛閱讀的生活習慣,各種細節的糅合醞釀出了復古雅致的格調。
站在拱門內的步入衣帽間看向主臥空間,床對面的通頂柜體補充了衣帽間的功能的同時,將電視機也嵌入其中。
書房與公共區域的空間關系一覽無余,拉開垂直型百葉窗簾可以看向客廳。立面局部通透性設計,保證室內光線充沛的同時使空間視線得到延伸,又能保證每個空間的獨立性。
進入書房,木工師傅現場定制的懸空長條形書桌,是男女主人一起工作學習的地方,沒有過多的布置,追求簡單自然。
這里不僅僅是書房,也是偶爾家人來訪留宿的客房,隱藏在墻壁中的墨菲床就是為之考慮,放下來位置剛剛好,不用的時候收起來與墻體融為一體,不影響它作為書房的功能。
沙發背后是一面半高墻體,墻角部分細心的做成了弧面,減少了棱角的鋒利感,考慮到美感的同時也兼顧了安全性。拱門造型的書柜墻作為書房的背景墻,既有小復古的造型感滿足視覺效果,又能滿足業主精致的書籍收納需求。
廁所依然使用干濕分離,空間不大卻功能齊全,臺下盆的洗手池不留衛生死角,巧妙利用墻面收納,解放了臺面空間。
忙忙碌碌的都市生活使人疲憊,在設計中引入自然光線,讓陽光的溫度圍繞整屋,進入這個屬于自己的空間以恢復元氣,治愈心靈。設計師根據業主的生活習慣與喜好,調整空間布局,體現空間的極致利用,提供比原戶型更為完善的功能,體現設計的價值所在,同時大膽運用各種界面材質與結構線條,在細節處注入情感與生活內容,構建出有生命力的空間。
項目地址 /南京·錦繡華府
項目面積 / 123㎡
設計+施工機構 / 熹維設計
攝影 / INGALLERY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