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全球旗艦店位于上海奉賢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在這座號稱“滬上首座森林劇場”的建筑內,設計師應邀為這個濃縮了60年歷史,牽動著70、80、90三代人記憶的國民品牌,重新梳理并思考品牌的空間體驗設計與門店視覺輸出。
作為老字號,在現代商業的快速變更中不斷思變也是“大白兔”品牌的永恒課題。在守護情懷的同時融入當下,近年來的國潮稱號與屢見不鮮的跨界合作,也讓大家看到了“大白兔”的成功轉型。于是,這引發了設計師的思考。
設計師希望以超現實的藝術場景,削弱項目的商業顯性,注重強化品牌的終端視覺印象,打造場景體驗式品牌文化傳播通路。讓這家橫空出世的全球旗艦店,既能保留半個多世紀以來長久延續的品牌精髓,又能反映不斷突破、尋求創意融合的品牌精神與其新銳態度。
而這,也與項目所在場所的商業愿景——打造未來藝術中心不謀而合。項目的落成,相信不僅能讓大白兔全球旗艦店成為地標性藝術中心內的一大亮點打卡地,也為城市居民提供了關于未來社區藝術化生活方式的美好想象。
概念的提出宛如一個夢幻的童話,設計師大膽地突破原有格局和傳統零售店設計思路,將整個空間本身轉變成了一個大型藝術性裝置。200余平方米的空間內,3D打印的流線造型模擬出了牛奶的流動感,設計師用藝術化的抽象表達呈現了產品工藝的幽默敘事:流淌的牛奶在空中宛如被施了魔法般,最終變成了貨架上一顆顆奶味濃郁的糖果。
臨步行道的幾面墻全部為落地玻璃,門店內的整體設計景觀在綠植窗貼的“掩映”下,清晰展現在店外的人群視野內。插畫風的綠植與品牌本身的插畫兔子ip,為整個空間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故事色彩,仿佛是墜入兔子洞后,誤打誤撞進入了一個純白的甜蜜漩渦。不規律點綴于室內的球燈,暈染出瑩瑩微光,為空間渲染了一層不真實的魔幻濾鏡,令裝置更加富有敘事張力與情緒感染力。
而在藝術化的空間表皮之下,設計師運用縝密的策略思考,同樣將功能咬合與一體貨架多樣性打造到了極致。利用流線造型“捏”出的褶皺肌理,巧妙地設計衍化為不同面寬尺度的擺臺式貨架,以及可調節插杠型貨架,用以靈活展示不同品類的商品。除此以外,設計師還將異形貨柜與冰柜精心嵌入整體裝置的造型中,滿足了特殊商品陳列的需求。
將品牌的糖紙作為實驗樣本,設計師運用解構手法抽離出了品牌相關的圖形、文字元素,并賦予其功能性意義,巧妙地將所有元素融于整體裝置的存在,在增添細部精致度的同時提供了功能使用的便利。兔子拉花裝飾花邊演化的頂吊式貨架,可供后續運營展陳推薦商品或明星產品。以撕口線為靈感的裝飾導引條,引導著消費者探索的路線,也為空間帶來趣味性。與裝置造型一體成型的畫板桌、休息座位,滿足消費者不同功能需求,亦是設計師可愛詼諧的設計應用。
整體裝置看似隨意的造型實際上有著精心規劃過的布局,消費者的漫游路徑被拉伸延長,順著設計師布置的邊界游走,隨著展陳形態的變化引導著消費者自發性的體驗活動,人與空間產生了豐富的相對關系與互動。
空間的配色極為精簡,整體僅使用了品牌色“紅、白、藍”。而設計師對于色彩配比的精準控制,才最終描摹出了空間的輕奢質地與儀式感。大面積純白鋪色,讓“裝置”的造型顯得清透靈動。水磨石藍色拋光地面強調品牌藍的同時,也點綴了呼應主色調的白色顆粒,鏡面吊頂折射出地面,讓消費者感覺仿佛身處某個時間凝滯的超現實空間。而紅色基本作為裝飾色運用在吊飾、造型裝飾條之上,線性和幾何色塊的色彩表達讓空間中的這一抹紅更具先鋒性。
去櫥窗化的思路打通了內外景觀的互聯,再經由設計師藝術性的建構手法,強化了建筑符號,更放大了消費者步入空間或觀賞空間時的感官沖擊,形成消費者記憶點,無形中凸顯了品牌的文化價值。大白兔全球旗艦店的設計,是張狂造型下的理性構建,是藝術介入商業的實驗藍本,是于簡單中蘊藏復雜性的設計挑戰。它不僅革新了消費者對商業空間構造的普通想象力,更近似于一種關乎未來消費場所服務屬性的探討,它消解藝術與商業的邊界,提供了沉浸式的空間體驗,用設計,觸達了空間更深層的藝術性。
項目名稱:大白兔全球旗艦店
項目地點:中國 上海
項目面積:260㎡
完工時間:2021.7
設計單位:唯想國際
主持設計:李想
參與設計師:李亞萍 江雪萍
項目攝影:榫卯建筑攝影SFAP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