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 破而后立
建筑師對家的表達,是自我場域的一次搭建。拋去風格流派、時代印記,用最純粹的建筑美學邏輯塑造一個自然而然的家,放大居住者的審美表達,賦予空間詩意本質。
標準化無差別空間結構布局的趨同,與業主三口之家的實際生活存在巨大的偏差。對當下生活方式反思,引導著設計的方向,強調關于“家的體驗”,著重升級公共空間的功能和社交屬性,圍繞家庭共處、親子交流,打造滿足未來可能性的人居空間。
業主建筑師的職業屬性,又為家增添了一種精神獨立,自由表達的理性之美。
01
LIVING ROOM
開放式客廳
空間的物理尺度
與精神尺度一同被打開
墻體在設計中被重置
空間格局也因此而被重塑
客廳 露臺 茶室每個空間都有它自己的使命
左側陽臺全面拆除
客廳前移 右側陽臺放大后退
從而得到一個透明的方盒子戶外露臺
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建筑與室內過渡空間
渾河的絕佳景觀便可盡收眼底
野趣十足的墨色崖面
創造了一種千年巖洞般的包裹感
穿越現實空間維度進入異時空露臺
如果說渾河是屬于城市的稀缺景觀
露臺則創造了一種私屬感的互動關系
唯我獨享的尊貴感
為擁抱絕佳的城市景觀
沙發區和茶區對應而設
呈半環形擁抱狀態
它們組成雙重環形的流暢動線
創造互動的場景
給家應有的溫度
02
TEA AREA
開放式茶區
整體空間為混凝土色
視覺感受達到統一 舒適從容
讓人保持一種松弛和平靜的狀態
現代人的對弈或品茗
在古意的雅致里又加入時代精神表達
植物是微景觀也是情緒的出口
在最細小的葉片里
寄托著生命對宜人環境的回應
那是一個家從物化屬性到情感屬性的轉化
03
CORE AREA
核心區
打破固有封閉感格局
空間被放大擴展
長操作臺拉開空間動線
增加游走的流暢之感
島臺 茶臺 沙發區
一家人圍繞于此的每一刻
多重生活場景生動交疊
從戶外露臺的崖面取一塊巖石
作為島臺的支撐
未經雕琢的粗糲與工業化標準對比
形成一種微妙而趣味性的互景
立面與天花的交界處
藏著連續的線性光源
視覺友好度和舒適感因此而來
交界處并非直角相對
而是用弧形去承托
光也因此被柔化
藝術館一般靜謐冷靜的空間里
也有浪漫的表達
透明亞克力方盒子散發暖調的柔光
暈染一室 中和體塊的冷峻氣質
把生命力的躍動和盎然填滿整個房間
04
OPEN RESTAURANT
開放式餐廳
開放式餐廳狹長
向北縱深展開
中西廚房生活方式相融
大理石長操作臺緊貼餐桌而設
自定義屬性的操作臺位于家的中心位置
決定了整個空間的氛圍走向
在灰白的底色中
一抹橙色是極簡之上
對輕奢的時尚表達
巖板的肌理
枝干的皮膚
陶罐的粗糲
留下潤物無聲的痕跡
守護一室安然
自然造物 干枝入畫 宜室宜家
流線型的縱深壁龕里藏著收納的智慧
舒適感的尺度
還有最歸家那一刻最柔情的告白
05
OPEN KITCHEN
開放式廚房
洗配 烹飪的功能區
圍繞著島臺而設
最大程度較少重復性的往返
島臺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它代表西式廚房生活文化
無障礙的溝通
隨時隨地的享受家時光
06
STUDY ROOM
書房
取消原有的北向臥室
得到了一個半開放的書房
一大株綠植為前景
月影幽光為背景
喧囂過后
隱藏于墻內的推拉門
分隔出內外不同的世界
07
BEDROOM
臥室
公共空間是流暢而放開的
私屬空間則是內收的
兩間臥室被藏了起來
門被精準地嵌入巖板內
在富有節奏的線與線之間
演繹空間的詩意韻律
為公共區域與私人空間劃一條清晰的邊界
褪去向外的表現欲
臥室還原空間最從容的狀態
以裸露觸感溫潤肌理的材質
去最大程度接近舒適
百葉窗將陽光分隔為細碎的線條
空氣也變得蓬松柔軟起來
一點慵懶 三分靜謐
桃粉色被置于女兒房之中
這是由材料與光
共同構建出來的柔軟唯美天地
鮮嫩且活力 甜美宜人
主臥套間的衛生間面向北窗
而擁有更好的通風狀態
暗光與深色材質
共同營造的天然神秘感和包裹感
正是浴室所要的
身體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舒展
08
ANALYSIS DIAGRAM
分析圖
項目信息
- 項目名稱?-私宅
- 設計機構?-本中建筑
- 項目設計 -袁珂 陳仕林
- 室內面積 -240㎡
- 項目地址?-遼寧 沈陽
- 項目攝影?-圖派視覺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