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心設計丨重慶 NORHOR 藝術館,百年米倉的重生
場景再生
我們必須讓發(fā)展的城市與其中的歷史建筑進行有意義的對話,這種對話是空間性的、時間性的,當然也是地方生活文化與記憶認同的對話。
重慶 NORHOR 坐落于南濱路米市街歷史文化街區(qū),原“合記堆店”糧倉舊址,為獨棟紅磚老建筑,始建于十九世紀90年代。項目毗鄰長江東水門大橋,面積近 5000 ㎡,并配有地下停車場。這也是目心設計研究室為 NORHOR 家居設計的第四座家居展廳。
歷史建筑、城市場景的更新設計與新建建筑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所處的空間場景已然形成,并在其建成至今的歷程中一直與周邊人、事、物發(fā)生密切關系,既有的記憶和情感作為場所空間的有機組成部分被留存。因而歷史建筑的更新設計不僅要對建筑本體加以保護,更重要的是對其所在的建筑環(huán)境空間場景進行再生設計。
“場景”的進一步發(fā)展,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自由完成的。其客觀的組合性決定了在內(nèi)部設計中需要將氛圍組織得更加生活化,而外部空間需要有一定的留白,來讓人們對更新的城市場景做出適當?shù)姆磻?br>
“你從南濱路一路走來,看到這棟紅房子,就知道米市老街到了。”這是合記堆店長久以來在人們心中的地標感受。任何城市空間不論過去、現(xiàn)在或未來,它一直是變化的。在重慶 NORHOR 項目中,設計師保留并修復歷史建筑的結構。發(fā)掘歷史建筑“新”的社會價值,實現(xiàn)可持續(xù)利用。
近代公共建筑的建構體量使其具有了很高的靈活性,結構形式與內(nèi)部空間沒有強硬的對應關系,這也就為其更新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城市廣場
“場景”是在社會空間基礎上,強調(diào)不同的設施與活動的有機集合及其嵌入的文化意涵,而非單一的空間。正是這些文化意涵,改變了人們的態(tài)度與行為,影響著城市生活。
△入口前廳
設計師將建筑立面完整地保留下來,并將標志性的記憶感受延伸到室內(nèi),入口前廳使用與外立面呼應的紅磚與拱形元素,將新舊兩種材料通過“拱窗”與“門”的比例與形式感聯(lián)結。
△一層前臺
△挑空區(qū)下望
在地性消解了隆重的陳列感,走入樓中,仿佛已在此處生活許久。前廳、中庭,由強漸弱的冷暖對比襯托出不同的生活場景,展廳連貫卻相異的空間色彩通過人們熟悉的材料本身展現(xiàn)……人透過色彩,看到與自身性格相近的家居,這份啟迪與寧靜,卻是由這座緘默的老樓帶來的。人、空間、家居的古老連結借由這次展廳設計的契機再次傳達出來。合記堆店的集體記憶,成為NORHOR表達品牌觀念——“一切從家開始”的絕佳語境。
△極具張力感的藤條藝術裝置穿插于中庭
樓梯區(qū)域上方的簡潔空間,盛開著一朵以黑色藤條為媒介的抽象的花,曲線形的姿態(tài)柔化融合了上下空間。與GR ATR 合作的空間藝術裝置意為“每個人都是世界上唯一的花”,愿將飽含希望的、柔軟舒適的感受傳遞給每一個人。
△原木桁架結構的保留
現(xiàn)代風格的家居展示空間與經(jīng)過保護修復的桁架結構并存并形成強烈視覺沖擊。家居的色澤質感與桁架木色相呼應,光感的暗示使大跨度空間變得親切。通過將材料質感與顏色關聯(lián),體現(xiàn)新與舊的融合,讓整棟建筑擁有和諧統(tǒng)一的視覺感和空間感。
△藝廊
在展示區(qū)域以外,改造中也融入了美術館的功能,米市街歷史文化街區(qū)正在重新恢復生機,NORHOR 重慶展廳將作為其中的商業(yè)&文化復合空間,以重現(xiàn)當?shù)氐纳詈駳v史,并將其延續(xù)傳承。
△如同雕塑般的天井植物
中庭區(qū)域,將天光引入,空間與材質配合借景,用綠植創(chuàng)造出一個半環(huán)繞式的空間,引導流線向更深處前進。同時增加中央?yún)^(qū)域的通透性,緩解人游走過程中的疲憊感。
△溫潤的展廳一角
△保留原有屋頂結構
“適度設計”的基礎是了解到社會歷史中有龐大的依托去借力。尊重歷史,是出于被歷史所觸動,以及對其社會價值的驚鴻一瞥。合記堆店是米市街有形的歷史,在城市生活中維系情感、留存文化。對歷史建筑的改造是在保護這份珍貴的共同記憶的前提下,使其功能適應于現(xiàn)代化生活,也就是,用“適度的設計”讓老建筑進化,重新成為城市機體的一部分。
△多樣化展廳場景
在設計師看來,所謂的場所精神,既存在于錨固于場地的物質存留,又存在于游離于場地的詩意呈現(xiàn)。設計希望新介入的元素既保持對既有環(huán)境的尊重,有限度地介入現(xiàn)存空間之中,同時又以一種清晰可辨的方式避免與既有環(huán)境產(chǎn)生附著或粘連,通過和陳舊的部分形成比對性的并置關系,進而實現(xiàn)歷史環(huán)境的回溯與激活。
項目名稱丨重慶NORHOR家居藝術館
項目地址丨中國 重慶
設計內(nèi)容丨建筑改造+室內(nèi)設計
建筑面積丨5000m2
設計時間丨2020.09—2020.12
施工時間丨2020.12—2021.05
設計團隊丨張雷、孫浩晨、泮婭、馬旭、余沅澤、陳旭瓊
項目攝影丨吳越
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