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之于空間
猶如“空氣”
之于生命
賦予建筑生命與靈魂
勾勒建筑的邊界與線條
置身其中,萬物流轉,光影蹁躚
建筑在地性
△項目位置
鄭州,一座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區域,而這棟建筑則位于城郊的田園地帶;作為南北朝向的狹長聯排建筑,原建筑共4層,地上2層,地下2層(地下室的層高為5.5米,可分隔為2層,只有一個小的天井提供采光),朝南為主要采光方向,依靠樓梯間連接各個樓層,自帶一個電梯。設計師在觀察場地時發現建筑周邊并沒有很好的景觀,就決定在場地內做一個內向型建筑。
原有地下室的空間占掉整個建筑的一半面積,但是地下室現有的采光只能讓其用作一些無用的空間,為了提高整個地下空間的使用率,增加采光,設計師想要在室內創造一棟全新的建筑圍繞著光線。
建筑重塑
現代的混凝土住宅建筑機械,工業化,與自然脫節。設計師刻意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混凝土質感。放射狀的自然光是這個空間的形態來源。挖掉之后的天井就形成了全新的建筑外立面,整個體塊用白色來詮釋建筑的新生、純粹。在這樣的環境中,有機與機械化共生顯得尤為重要。從二層和一層原有的建筑窗口引入光線,隨著高度的下降,自然光的范圍越來越大······
功能分布上,設計師明確劃分各個樓層的功能區,既獨立又貫通。一層和地下二層是日常出入的主要的樓層,作為公共空間,相對獨立的二層作為居住空間。屋主也有日常聚會的需求,所以設計師盡量讓各個功能區有更多的面積。
重新規劃樓梯讓每層的功能區有更舒適的動線連接。地下室和一層的樓梯采用了弧形動線,融合空間的同時,目的是圍繞整個采光區域和串聯公共空間的作用。一層到二層,公共空間到居住空間設計師是把樓梯放在了更為私密的位置。堆疊的體塊,強化線條感的同時,也是雕塑感的裝置。
建筑新生
不破不立,創造光
隨著樓梯踏入地下空間,光影與其交織,從平行光到天光,從冷光到暖光。光影流動的同時,既給予了空間特性,也給予了建筑生命......
當建筑原有的阻礙被全部消除后,縱向的通透既強化了空間體量,又最大限度的將室“外”光線引入了室“內”,由此剔除了空間“里”和“外”的界定,空間的交互便由此產生。
借助“體塊”與墻面的交錯穿插,“雕塑感”的樓梯便悄然而生;其“混凝土”般粗獷的質感,在強調建筑“純凈性”的同時,又強化空間形態,也賦予了“空間新的力量”。
拾階而上,步移景異;光影的流轉,讓空間開始呈現不同的質感,明與暗的交錯,似乎也在訴說空間里的情感。
衣帽間的發光島臺是本項目的原創研發產品。在背光的陰暗面,光依然是設計師想要表達的重點。它是輕盈的、多變的,它是光的雕塑。
△負二層平面圖
△負一層平面圖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項目名稱|光之家
項目地點|中國 鄭州
項目面積|420 ㎡
完工時間|2022年8月
設計公司|323 STUDIO
設計主創|趙 非
技術總監|陳 然
施工單位|河南藝道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部分品牌|鑫一光影、梵品、TT、威羅、百色熊、杜邦可麗耐
項目攝影|W M STUDIO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