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中的一切物質
山川溪流、空氣以及我們自己
都是被消耗的光塑造的
這皺成一團被稱為物質的東西
投下一片陰影
這片陰影屬于光
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先生提到的光明與陰影,與他在建筑作品中善于把握光的作用一樣,都啟發著人們對存在和哲理的思考。通過他的描述,我們可以感知建筑學的真諦——對超越物質與技術而存在的人類的夢想的表達。
西安,這座城市過去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在的西安,儼然成為一座新興的國際化都市。
承接過去,迎接未來。
唐忠漢先生指導團隊中說到「作品中要透露出地域色彩,透過完整的室內建筑概念,以材質承載情緒,以光影記錄時間,生于亞洲,源于東方,以真誠的人文精神,訴說空間故事」。
形體設計借鑒古建筑特色,簡化、提煉,重新構建形體。平衡量體關系,通過線面關系構建空間層次和骨架。
光影在此刻被定格,思緒游走進五維空間。我們享受光、利用光,光影游戲中,我們采用大面積的純色來營造出強烈的明暗對比,正如生活中的順利與挫折,帶給我們喜悅,也讓我們成長。
中央展示區以「軸」構建基礎,一切飾面圍繞中心服務區域環繞而生,動線洄游主題展示之中,自由流暢,這種無拘束的體驗感,讓被服務者更加輕松自在,沒有束縛,更容易感受到空間的氣質。
秉承東方內斂氣質,簡潔平直,蓄意留白的手法,將文化含蓄的表達,安靜的氛圍提供思緒延申的「磚」,引出體驗者情緒的「玉」。
平面布置源于長安古城的方正布置,以中心區域為主題,向四周延展,多樣的體塊化空間,環抱四周,主次分明,依禮序遞進,承載東方文化體系。
空間兼容與開放,秉承秦始皇在城市建設上的包容性,每一個功能空間相互串聯,體驗者游歷其間,可通過巧妙設計的孔洞、間隙,讓視覺輻射其他空間,如暢游園林般的動線體驗,豐富層次的變化,增加體驗趣味性。
光與影的交織,即使是簡單的定格,依舊美好。
透過形體的轉換,情緒隨之柔軟,用光創造影,影反射內心思緒,情緒回歸平靜。
弧線的運用,消隱結構的戾氣,溫潤平和,空間何必明確,界面可以連結,構建溫暖包裹感受,溫暖內心。
推翻傳統的空間形式,利用不同材料的不同特質、不同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打破常規,創造全新的體驗。
頂與壁揉捏在一起,柔滑表現空間,金屬交織空間,雜糅如夢境界。
空間蜿蜒延伸,生活包羅萬象。
簡潔的線條,層次的變換,用建筑的語序呈現空間的界面。
縱橫交錯,不失秩序,如詩歌般,委婉延綿。
形式追隨功能,只有有實質性的機能,才能服務于生活,才會產生共鳴。
細致的功能設計和人體工學的應用,避免了華而不實的表面藝術,承載著服務客戶的本質,將機能美學融入設計范疇,有目的性的構建體系,承載設計目的。
平面可以婉轉,畫面可以切割,裝飾不再單調,充滿想象力。
橫平豎直中有剛柔并濟,交叉相錯間有人間煙火。
光影作為時間的載體,順應著時間的更迭而變化出的色彩,豐富了空間的層次美感。
磚紅色皮革沉浸在金屬框架內,用光審視一切,一切也回應著光。
空間立于我們和世界之間,「靜謐」代表不可量度的,表示尚未存在;「光」代表可量度的,表示存在。
倒影、孤寂、另一個世界,思緒、情緒、另一個自我。
曲折回廊踩著光線,構筑了光影交替的幾何空間,跳脫空間固有定式,將頂壁面透過地產生的倒影,形成更延展的空間層次,虛實的圖面,如同自然湖泊的倒影,平靜、淡然的呈現眼前,如夢如幻,思緒延展,心鏡若水。
一格一格的光柱,調和生活中人與空間的關系。每一條光線,都是設計師用建筑語言對于生活的思考與表達。每一束光經過設計,仿佛擁有了意識,有目的性的表現情感,有秩序的表達質感,服務于建筑性語序。
—
PROJECT INFOMATION
—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
西安本來之間
項目地點
中國 西安
設計面積
560㎡
設計公司
近境制作
設計總監
唐忠漢
項目攝影
梵鏡空間攝影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