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福樘實景 | 風吟 | “新”的定義,現代融合川居,將回憶中細膩的情感重建于空間.
丈夫:Sam的工作是管理咨詢,平時較忙,常常需要在家加班。從小在四川長大的他,一直對居住過的老屋有著深切的懷念,希望這次的設計能夠融入一些兒時的記憶,將自己以往的生活環境保留一部分傳承給自己的孩子。
?妻子:中學教師,從外地移居到了成都,贊同丈夫的“傳承”觀點,也很期待感受老屋的自然愜意氛圍。同時希望家中能有學習氛圍、閱讀空間。
在寶寶出生之后,兩人需要將一部分對于工作的注意力轉移到陪伴他的成長之中,所以親子互動性也需要成為這次改造的重點。
(原始戶型缺陷:廚房封閉,采光差,餐廳局限,客廳公區收納位置有限。)
通過梳理,將空間分為兩條明確的生活動線,L型公區,封閉格局被完全打開,在有限的空間中實現更多的功能屬性。一字型私區,為電視墻置入移門,多重使用功能,空間趣味橫生,私區被完整獨立。?
1. 拆除廚房墻體,引入來自客廳的采光,建構功能區域延展(導臺)
2. 拆除原電視墻和過道墻體,內嵌書柜收納區域,結合可以橫向移門(可以圖畫的移動門),增加趣味性。同時內嵌柜子完成尺寸和原餐廳墻齊平,空間更方正。
3. 原來客廳至陽臺推拉門取消,兼備書桌功能臨時辦公,以及后續小朋友寫作業等。拓寬客廳橫行面積區域。
4. 拆除部分廚房和兒童房之前隔墻,內嵌冰箱。
以在空間中造房的概念,入戶半斜面屋頂的設計方式展開傳統川居住宅老房子的成長回憶。結構立體化,漫反射燈槽將燈光溫柔散開,與墻面(巖石紋理的暖色墻磚)產生自然效應,如和煦般的陽光映射在原石上。通過情緒感知,強調出獨屬于sam一家的生活儀式感。
鏡面反射擴充空間的廣度,以不同的角度進行視覺延伸與引導。地面材質斜面分割,保留、細化上方的玄關梁體,同時聯結與屋頂三維結構之間的關系。放置一張年歲久遠的原木換鞋凳,支持起新與舊的回憶對話。仿佛在轉瞬之間,便可實現現實與回憶的交融。
不盲目增加儲備功能,2740mm*350mm*2270mm空間已足夠三人的鞋履及雜物儲放。柜體與梁體齊平,利用結構留出呼吸空間,并刻畫出由此支撐其重量的形態表現。
打破廚房的封閉格局,改為開放式,為玄關、餐廳空間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線,并將各個區域的視覺(孩子出生不久,需要給予更安全的照顧與陪伴)與功能進行融合,以L型動線為起點,賦予空間全新的生命能力。 細節優化: 1.開放后的廚房相應的會減少可利用的面積,所以加入了互動性極強的島臺,補充儲物空間的同時,增加廚房的操作臺面。2.考慮到油煙會污染空間,購買了方太針對此弊端研發的抽油煙機(實用體驗佳!)。3.地面舍棄常規的地磚鋪貼,使用進口強化木地板,防水防污的同時也擁有親膚般的觸感體驗。
餐廳無主燈,使其空間頂面更平整,視覺延伸力更強。于附近,不同區域增加氛圍、洗墻、線性燈源,豐富空間層次的同時,可根據使用情緒,選擇不同的用餐氛圍。 考慮偶爾辦公、親子需求,1600mm*800mm*750mm餐桌選擇比石材觸感更溫潤的橡木材質,保留住硬木的天然形態,為空間提升自然、細膩的日常之美。
餐邊柜與廚房島臺連接,為三人的日常生活(沖奶、飲水、泡茶等)做了不用的功能分區,同時具備西廚的部分需求(水池、嵌入式小冰箱、零食小推車等)。 考慮到小戶型最終的視覺感受呈現,所以柜體上方利用隔板替代了常規的懸浮柜體。隔板與梁體木飾面顏色呼應,采用結構咬合,加強空間關系。點綴適當的綠植、陶器,與肌理藝術墻面、移動式軌道射燈的光源氛圍進行應和,營造出以自然為基礎的愜意氛圍。
Sam希望家里能保持純粹與干凈,所以必須得摒棄掉對墻面繁瑣的裝飾,但如果只是一張毫無變化的面,空間也會立刻索然無味。 于色彩、形體、區域功能關系之間進行探索,首先在視覺上讓鞋柜成為空間中的浮游體塊,過渡斜面從而抵達客廳。利用凹凸構成,實現在不同角度,開燈或關燈、晴天或陰天,都讓人產生不一樣的層次變化體驗。
集合休息、閱讀、觀影、帶娃(孩子目前經歷爬行階段,希望給予更多的成長活動空間)等多功能需求,選擇可以任意組合擺放的KENA亞麻布豆腐塊沙發,模塊的靈活性賦予造型的多變性,從玩心、自然、舒適三個維度詮釋“家的自由”。
原始生活陽臺納入內部使用,一側角落,設計為臨時辦公書桌,滿足sam進行簡單的工作處理。優化桌面細節,使用格柵材質背板貼面,衍生出一塊富有趣味造型的小臺面,從形態上豐富多元的立體視覺。
在戶型結構中的電視墻寬度僅2790mm,根據sam一家觀影需求,摒棄了一貫的固定模式,選擇可移動的samsung/serif。并將墻體集合收納、藏書、需求后,定制了一扇可移動的淺灰色門板。空間視覺不再固定,可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可開可合。 開時,可完全遮擋衛生間,避免入座沙發時正對直視的尷尬。閉時,則可為進入私區留出通道,讓空間成為一個獨立儲物模式。同時,移門也具備可涂畫功能,讓孩子在成長中獲得完全自由的靈感發揮,趣味橫生。
主臥營造更溫柔、舒適的靜和氛圍,飄窗臺保留最基礎的形態結構,輔以百葉窗簾將光線過濾。結合素雅的自然色系,讓休息、睡眠從中獲取到最大的舒適感。
臥室細節優化: 1.通過主臥背景墻原有窗戶的結構高度,將墻面進行乳膠漆分色,在素雅的視覺中仍然能獲取到色彩的變化,以及立體的層次關系。2.根據兩人有睡前于床閱讀書籍的習慣,配合空間氛圍,床頭一側選擇簡約,可調節角度的led無限充電墻壁燈。3.根據兩人的生活習慣,放棄掉常規的床頭柜,于衣柜與墻體之間,設計427mm*2230mm木飾面儲物柜。并釋放488mm空間,方便隨手放置水杯、閱讀的書籍、電話、充電器等日常用品。4.利用床尾充裕空間,定制1200mm化妝臺/臨時辦公區域,豐富空間使用功能。
孩子成長的第一個時期涵蓋了從嬰兒時期到6歲(開始上小學時),在這個階段里,需要激發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以鵝黃作為色彩基調進行延伸,利用床品、地毯、三角旗、吊燈,制造出一個溫暖的可愛空間,為成長帶來歡樂與童趣。
干濕區域利用玻璃隔斷進行劃分,保證空間的干燥衛生。延續外部的氛圍風格,以自然系中的沙發作為基調,固化舒心、穩重視感。在滿足上下吊柜儲物空間后,于壁掛馬桶之上增加壁掛洗衣機,力求對空間的高效利用。
軟裝清單
對比圖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