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改造,與以往截然不同,它沒有奇形怪狀的建筑結構,也沒有標準的工期安排,有的只是女兒對母親最后愛的回報,所以只能選擇與時間賽跑。
委托人夏慧寫在一張小紙條上,一直保存在娘家,沒有丟掉過。她說,父母一直都是十分熱愛生活的人,對自己的愛也從來是毫無保留,因此她對“家”的概念一直有著強烈的依戀。只是這原本被愛和滿足占滿的家,如今卻因為母親的惡性疾病而變得惴惴不安。
夏慧一直希望將父母的住所重新裝修翻新,只是父母不想給子女增添麻煩,而一再推脫,安于現狀。“子欲養而親不待”,夏慧清楚知道母親的生命無法再用“說服”來消耗,而原來的居住狀況也實在無法保障母親的身體狀況。她只希望這個讓她幸福的起點,也能成為母親最幸福的終點。只是,如果直接安排整修,父母定是不會同意,于是她想到向《夢改》攝制組求助,圓自己一個作為女兒還孝的夢。
“我的這種付出也許就這一段時間,但我媽媽為我的付出卻是每一天,31年”,為了能夠最終實現設想,并對母親隱瞞改造實情,《夢改》攝制組臆造了一個《帶老媽去旅行》的節目,讓女兒帶著母親在江南地區進行一次為期兩周的旅行,這也同時為設計師限定了短短14天的改造時間,可以說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因為任務十分艱巨,攝制組思慮再三,還是決定邀請已經經歷兩季《夢改》的資深設計師史南橋先生來接受這份緊迫的任務。在了解了委托人的詳情之后,雖知改造任務不確定因素太多,但被夏慧的孝心感動,史老師最終答應了這項挑戰。
??“對于我來說,最難的并不是14天這樣緊張的工期,而是如何為她母親創造一個可以立即入住,環保健康的環境。”史老師的信心和顧慮都成為了這次改造項目的推動力,他追求完美的個性,最終為夏家完成了一個超乎想象的空間。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次改造都有哪些難點和亮點。
【改造前:住房問題】
[attach]614148[/attach]
改造前平面圖
問題一:過道廳(餐廳)采光差,動線混亂
??因為是早期傳統老公房房型,保留了當初將過道作為餐廳的功能設計,但實際上卻影響整體的動線路徑,使用感較低。
問題二:衛生間頂棚低矮,采暖差,洗衣機排水困難
??衛生間頂棚低矮,無法安裝浴霸。又因為空間狹小,所裝暖氣片數量有限,供暖效果不佳,冬天洗澡非常寒冷,于是每到冬天,老太太只能到公共浴室洗澡,十分不方便。
問題三:全家缺少公共活動區域
??老太太休息的主臥房,因為有電視機的存在,同時也充當了客廳的功能。但是,缺乏客廳家具的空間,又限制了作為客廳使用的功效。
問題四:缺少給女兒一家人的睡眠空間
??現已是兩個孩子母親的夏慧,因為母親的病情,一直希望能經常帶著孩子回娘家陪伴二老。但是原住房有限的臥室空間,每次留宿,只能讓孩子以及自己與母親共同分享一張床鋪。年紀尚幼的孩子夜晚容易苦惱,這樣的陪伴反而影響了母親的休息。
問題五: 雜物極多,父親的工具物件雜亂放置,空間利用不合理
??整個住房都堆滿了各式各樣二老的物件。委托人父親是個喜歡做手工藝的人,愛好十分廣泛,一些對于外人來說像是廢品的東西,在他手中也許都能變成極有用的零部件。但是也正是因為老先生的這個愛好,使得房屋內被各種雜物所充斥,空間利用率很低。
庭院甚至看起來像個廢品回收站,雜亂無序。
問題六:父親工作間狹小悶熱
??庭院里有一個獨立的防潮小操作室,是老先生的手工工作室,原本就狹小的空間,同樣堆滿了老先生的各式工具和材料。又因為沒有合理的設計,工作室內環境格外悶熱。
【改造后:生機小屋】
[page]為呼應青島海濱城市的特點,改造后的空間采用藍色作為主色調,將海岸微風和清涼直接裝進了房子里。設計師將改造后的住房稱為“生機小屋”,寓意著生態綠化、有機健康。他將委托人母親平日種植的小植物保留下來的同時,又增添了更多的植被和水游生物,希望讓住在這小屋里的一家人能夠重新煥發生機,像童話般的故事結尾一樣,一直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改造后:廚房和餐廳】
??設計師將原來餐廳的進屋入口封閉,改從廚房進入,保證了餐廳的完整性,讓空間的動線變得合理。
廚房入門的動線改變
原本的冰箱被隱藏了起來,讓空間整體看起來更為開闊舒適。
增加了強大的收納空間
[page]設計師在餐廳和廚房的過道之間特別增加了一張可以隨意收起的桌板。這樣以來,當委托人帶著丈夫孩子歸家看望二老時,可以專門為孩子們劃分出一個用餐區域,同時也讓大人們有了可以不受影響的用餐和交流空間。
【改造后:衛生間】
??設計師將衛生間重新布局,達到干濕分離的效果。
【改造后:庭院】
??庭院從原來“無從入腳”的狀態被改造成了如今可以讓一家老小聚會休閑的宜人空間。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改造后的庭院都能展露出它別具一格的韻味,讓人不舍入戶,久久逗留。設計師舍棄了原本從餐廳進屋的入口,將庭院設置成了夏家的正門入口,是不是讓人有了立馬回家的沖動?
洗衣機被從原來的廚房搬到了室外,不但解決了排水困難的問題,也方便清洗晾曬,減少老人在狹小空間操作的不便。
設計師特別在院落里栽下這棵尚幼的樹苗,希望陪伴夏家人一同成長繁茂。
為了讓住戶從室內進入到庭院空間時能有個緩沖,同時考慮到夏家的雜物較多,設計師特別抬高并擴建了庭院踏板,并將其變成了具有巨大存儲功能的防潮空間。平時使用時只需要輕松地掀開踏板即可。
夏家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員,就是一直名叫Harry的小狗。原本住在庭院階梯底下的它現在也終于擁有了自己的“豪宅”,不僅如此,設計師還周到的為它在大門上開了一扇它專用的小門,方便它自由進出庭院,也保證了庭院的整潔。
[attach]614111[/attach]
[page]夏爸爸也終于擁有了一個自己完整的工作室。他的工具被整齊有序地放置,空間的變大,讓他不再需要骺著背進行手工操作,而可移動的百葉天窗,控制透光的同時也解決了空間悶熱的問題,讓夏爸爸可以更加享受自己的手工時間。
[attach]614112[/attach]
[attach]614113[/attach]
由于空間限制,設計師在第二現場進行模擬操作,以保證現場裝搭能夠一次成功。
【改造后:夏爸爸臥室】
??原來夏爸爸的次臥如今變成了二老的主臥室,并將原來的普通窗戶改成了大落地窗,連通庭院。
[attach]614114[/attach]
次臥改造前后對比
[attach]614115[/attach]
落地窗的大視野,讓夏媽媽每天醒來一睜眼就能望見庭院中的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樹苗。設計師說,他在做這個設計時,靈感源自《最后一片葉子》這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將自己生的信念寄托于樹上那最后一片葉子。他相信人的信念之強大,庭院的一派生機定可以讓夏媽媽一直健康健康地走下去。
[attach]614116[/attach]
[attach]614117[/attach]
[attach]614119[/attach]
臥室也被賦予了大量的儲藏空間
[attach]614120[/attach]
[attach]614121[/attach]
臥室內也采用了可影藏的小桌板,當需要使用電腦時,只需輕輕一翻搭在特別留出的凹槽內,就變成一張多功能辦公桌啦。
[page]【改造后:原夏媽媽臥室】
??經過設計師的巧妙規劃,這個原本擁擠的空間不但多出了一個客廳,還可以被當做三個臥室使用,大大地提高了空間的使用率,也滿足了委托人帶丈夫孩子回家來住的愿望。
[attach]614122[/attach]
主臥室改造前后對比
[attach]614123[/attach]
[attach]614124[/attach]
[attach]614125[/attach]
原來的陽臺和臥室之間的非承重墻壁被敲落,將空間延展制造出了客廳區域,讓全家老小又有了可以共同休息活動的空間。
[attach]614126[/attach]
將茶幾與沙發一拼,客廳變成了第一個臥室,高度適宜也非常舒服,可以作為小朋友的床鋪。
[attach]614127[/attach]
[attach]614128[/attach]
設計師利用隔斷處高為1米6的空間,制造出了第二個臥室,方便委托人夫婦來訪時居住,又可以兼顧孩子在下面的狀況。
[attach]614129[/attach]
[attach]614130[/attach]
[attach]614131[/attach]
[attach]614132[/attach]
[attach]614133[/attach]
愛寫書法的夏媽媽平時就可以在兒女不在時,利用這個區域作為書房使用,小桌板同樣是做成了可以上下收起的樣子,為后面變身做好準備。
[attach]614134[/attach]
[attach]614135[/attach]
[attach]614136[/attach]
【改造亮點】?
[page]對于設計師來說,這次改造最困難的點并不是時間,而是如何讓一個病人立即入住剛裝修完的房子里。為此,整個改造過程所使用的材料和涂料都是符合國家監測標準的,而施工團隊則是在嚴格的檢測下結束當天工作,以保證空間內的化學物質被控制在標準以內。所以,即便只有十四天的時間,最后交給委托人一家的房子也是可以讓病人安心居住的。
[attach]614137[/attach]
[attach]614138[/attach]
“魚菜共生”系統
設計師特別設計的這套“魚菜共生”系統擁有自我循環再生的能力,充分的體現了設計師“生機小宅”的設計理念,寄托了他希望夏家能夠生生不息、健康不止的祝福。
[attach]614139[/attach]
[attach]614140[/attach]
“家庭藝廊”
[attach]614141[/attach]??由于改造是在夏媽媽并不知情的狀況下進行的,為了避免在她回家時,對改造后的新房產生陌生感,設計師特意將夏家的東西作為空間本身的裝飾,包括他們過去留下的照片、信件還有夏媽媽細心照養的植物們,而不是為了渲染設計效果而添加過多炫目花哨的物件。即便空間的格局改變了,氣味卻依然還是那個家的氣味。
[attach]614142[/attach]
[attach]614143[/attach]
[attach]614144[/attach]
【設計師介紹】
[attach]614145[/attach]
設計師 史南橋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厲害,好喜歡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