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第七小學是由西安市曲江新區管委會全額投資興建和管理的一所公辦性質的完全小學。2019年10月保利達(西安)公司(PLD)受業主委托開始設計工作。2020年9月,學校建成開學。曲江七小位于曲江新區,黃渠頭路以南,公園南路以東,南三環以北,長鳴路以西,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58畝。
這是一個受限制條件較多的學校,但也是一個因限制條件而特立獨“形”的學校。特殊的位置、復雜的地形,嚴苛的規劃設計條件,為設計提出了諸多問題。同時也賦予了項目許多特色。
首先,學校用地位于正在建設的城市公園旁,并且緊鄰兩條主要城市道路。北側黃渠頭路西高東低,最大高差15米,地勢坡度較大;西側公園南路則南高北低,高差近10米。同時,場地內部是一大片經年堆積而形成的高臺,最小高差15米,最大高差約30米,站在坡頂最高處可以俯瞰到整個基地和黃渠頭路。場地存在的巨大高差所產生的土方量問題,將影響著投資建設的費用和周期。
其二,看似完整方正的用地,西北角被變電站所占據,用地南側則緊鄰一座加油站,這兩者都有著非常嚴苛的退距要求,使得原本就較為緊張的用地更加稀缺和不規則。其三,學校東側緊鄰公園,對建筑物有明確的限高要求。同時,為了解決日益增多的兒童入學問題,學校提出了須達到48班的規模要求。
可以看出場地高差,土方平衡,退距要求,建設規模,建筑限高,學校規范等都是設計之初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如何破解和適應用地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同時又兼顧功能、空間和形態,營造一個舒適開放的立體校園空間,并成為公園有機組成的一部分,是項目設計的關鍵。
▼設計理念
與簡單平坦地形較為靈活的設計相比,這里受限制的因素較多。但事物的利和弊,總是在相互轉化之中。看似復雜的設計條件也有可能成為設計最有魅力和最有趣味的地方。在滿足基本功能和規模的前提下,先拋開風格和樣式,整體設計直接從場地條件入手。在尊重場地條件、合理利用高差的原則下,提出了本案的設計理念:將建筑有機地融入環境,營造一所“從公園生長出來的學?!?。在這一理念下提出了一系列設計的策略:
▼形體生成
▼順應地形布置建筑
場地內大面積經年堆積而形成的臺地建筑條件較差,規劃成運動場地;臺地下部沿城市道路兩側,交通方便、地形相對平緩,適宜建筑,規劃成教學及辦公區。
根據場地標高確定不同的樓位標高;通過曲折、偏轉的方式使建筑順應地形布置,減少土方量,同時巧妙地實現對周邊不利因素的合理避讓。
高差是本項目設計需解決的最主要問題。建筑物從北到南順著地勢的高低變化逐次抬高,并依據功能空間的大小和相互關系設計有風雨操場、功能教室、合班教室、普通教室、報告廳和辦公區等。建筑室內外的高低變化使得建筑物呼應了外部道路和內部場地的高差關系,沿著城市界面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層次豐富的天際線。
庭院:通過不同建筑之間的組合、建筑和地形的組合形成了不同尺度、不同性質的庭院空間。兩棟教學樓之間的庭院,以緩坡綠地和硬質鋪地為主,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教學樓和辦公樓之間的庭院,因為報告廳的存在,形成了高低錯落的景觀層次;實驗樓和外圍地形則組成了一個半開放的下沉庭院。結合庭院布置的寬大的臺階,曲折的坡道,和多樣的景觀共同構成了一個豐富、互動的學習交流和活動場所。
以大面積的白色做背景,并依據功能位置設計多樣色彩點綴其上,讓校園內外現代而富有活力,包容又不失自身個性。玻璃上彩色穿孔板的應用,不僅豐富了立面色彩,也讓陽光下的室內光影婆娑,富于變化,營造出動人的空間效果。
化解復雜的基礎條件,將被動變為特色,融入場地之中。發掘多樣的環境潛力,將不利變為有趣,營造場所魅力。這是設計者在本案中努力的方向。在當下,學校建筑早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滿足學?;窘虒W功能的場所,從建筑空間到校園環境都逐漸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環境育人,也通過環境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創造力。
項目名稱:西安市曲江第七小學
設計方:保利達(西安)
設計設計/完成時間:2019.10/2020.09
主持建筑師:徐少凡、李大為、任亮
方案設計:李大為、徐少凡、鄭屹、李思遠、董亞勛
施工圖設計:董亞勛、柳天偉、劉博文、郭瑩、陳璐璐、白絲夢
項目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區公園南路南段
占地面積:38,732㎡
建筑面積:28,210㎡
業主單位:西安開元臨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業主單位設計管理:劉曉軍、劉志奇
主要用材:鋁板,真石漆,鋁型材,平板玻璃
攝影:王東、徐少凡文:李大為、徐少凡
翻譯:徐慕心
評論(0)